咨询电话:18928463988
article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三坐标如何实现测量效率的提升?

三坐标如何实现测量效率的提升?

更新时间:2025-09-0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8

精密制造的产线节奏日益加快,传统三坐标测量机面临着“要么放慢速度保精度,要么牺牲精度换速度"的困境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升。Mizar Gold三坐标测量机通过材料创新与传动优化,实现了测量速度快的同时不损失精度。

Mizar Gold:效率提升 = 陶瓷超高刚性 × 有限元轻量化优化  

三坐标测量机的运动速度和精度,本质上取决于其对抗惯性干扰与结构形变的能力。传统设备采用的花岗岩或铝合金横梁,在效率与精度间艰难取舍:如果要提高刚性而增加材料厚度,会导致仪器重量增加,惯性加大,反而限制了加速度;如果为了减轻重量而削减材料,又会在高速运动中因刚性不足产生形变,直接破坏测量精度。

针对这一难题,Mizar Gold三坐标选用的99瓷陶瓷材料,弹性模量达到300-400GPa,刚性足以抵抗高速运动时的滑架压力,形变控制在纳米级;同时,陶瓷的密度与花岗岩、铝合金基本持平,配合整机有限元分析优化的结构设计,实现了高刚性与轻量化的平衡。这种特性让设备在运动时的惯性大幅降低,为高速运动奠定了物理基础。

图片1.jpg

高刚性钢丝带+多楔带传动系统,同步保障速度与精度

高速运动的动力传递若存在“滞后效应",再精密的结构也会出现精度偏差。传统齿轮传动虽能提供较大扭矩,但齿间啮合的间隙与弹性变形,会导致指令运动与实际运动存在微小时差——当设备从低速切换到高速,或从正向运动转为反向运动时,这种滞后会被放大,表现为测头定位的瞬间偏差,也就是行业常说的动态误差。

图片2.jpg

高刚性钢丝带+多楔带的三坐标传动系统,近乎避免了“滞后效应":

1、高刚性钢丝带作为主传动载体,其帘布层结构确保在高速牵引时不产生弹性形变,将动力传递的响应时间控制在微秒级;

2、多楔带的多接触面对称设计,既增加了传动摩擦力,又消除了单根皮带传动的侧向偏移,确保动力分布均匀。


在520mm/s的高速运动中,Mizar Gold三坐标测头的实际位置与指令位置的偏差始终小于0.5μm。


Mizar Gold三坐标通过陶瓷材料构建的“高刚性-轻量化",配合传动系统的“零滞后"设计,将“高速"与“高精度"从对立关系转化为协同效应。这种效率提升的底层逻辑,不仅意味着检测时间的缩短,更代表着生产链路中质量控制节点的高效运转——当测量不再成为产线瓶颈,精密制造的整体效能将实现质的飞跃。

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罗健
  • 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
  • 邮箱:sales@chotest.com
  • 传真:86-755-83312849
关注我们
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

扫一扫
关注我们
版权所有 © 2025 深圳市中图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12000520号    sitemap.xml
管理登陆    技术支持:仪表网